高压氧疗法 (HBOT) 是一种可以追溯到 17 世纪的医疗方法。1662 年,英国牧师亨肖 (Henshaw) 建造并运营了第一个著名的氧舱。他建造了一个名为“Domicilium”的建筑,用于治疗各种疾病。1878 年,法国生理学家保罗·贝尔 (Paul Bert) 发现了减压病与氮气泡之间的联系。贝尔后来发现,这种疼痛可以通过再加压来缓解。法国外科医生方丹 (Fontaine) 延续了在加压条件下治疗患者的理念,并于 1879 年建造了一间加压移动手术室。方丹发现,吸入一氧化二氮在压力下疗效更佳,患者的氧合状况也得到了改善。

20 世纪初,麻醉学教授奥维尔·坎宁安博士发现,患有某些心脏病的人住在靠近海平面的地方比住在高海拔地区的人病情好转得更快。他救治了一位患流感、因肺部受阻而濒临死亡的同事。这一巨大成功促使他在伊利湖畔建立了所谓的“钢球医院”。这座六层建筑于 1928 年建成,直径 64 英尺。医院的压力可达 3 个绝对大气压。不幸的是,由于经济状况不佳,该医院于 1942 年被拆除并报废。

随后,军方在 20 世纪 40 年代开发了高压氧舱,用于治疗患有减压病的深海潜水员。 20世纪50年代,医生首次在心肺手术中使用高压氧疗法,并因此在20世纪60年代将其用于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自那时起,高压氧疗法已在众多其他健康相关应用中完成了超过10,000项临床试验和案例研究,绝大多数结果都取得了显著成功。

高压氧疗法 (HBOT) 是指在高于 1 个绝对大气压 (ATA) 的加压环境中使用氧气进行医疗。增加的压力使氧气溶解并饱和血浆(不依赖血红蛋白/红细胞),从而产生多种积极的生理、生化和细胞效应。这种非侵入性疗法是提高全身各器官供氧水平最可靠的方法。典型的治疗持续 60-90 分钟,在此期间患者需平卧并正常呼吸。HBOT 可作为辅助疗法,用于补充和增强慢性和急性疾病的康复过程。

高压氧疗法背后的科学

不使用高压氧疗法

使用高压氧疗法

高压氧疗法的历史

这就像你买一瓶汽水时,二氧化碳气泡在压力下会缩小到足以溶解在液体中。因此,你无法看到它们。当压力释放时,每个气泡的体积会增加,气泡就会出现。当人体处于压力之下时,氧分子会缩小,并能够溶解到血浆中。这会使全身的氧气输送量成倍增加,使氧气能够到达发炎的组织,并支持最佳的细胞和器官功能。

如果压力和体积保持不变,则给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体积与绝对温标上的温度成正比


在高压舱内,压力升高,温度也会升高。温度升高会直接影响气体体积,从而增加可用氧气的体积。

在恒定温度下,溶解在给定类型和体积的液体中的给定气体的量与该气体与该液体平衡的分压成正比


气体(氧气)需要压力才能有效溶解于液体(血浆)中。在高压环境中,更高浓度的氧气能够深入人体组织。

当温度一定时,气体的体积与压力成反比,气体的密度与压力成正比


随着压力的增加,氧分子的尺寸减小,从而形成更密集的氧环境。肺泡(肺膜)中的氧分子变得更加浓缩,使得更多的氧分子能够通过扩散转移到血液中,从而使血浆达到饱和状态。